神秘夜光雲成因仍然成謎,今夏可能大量出現
發布單位:天文館|發布日期:2009-06-08
夜光雲首次是在1885年被觀察到。當時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強大的拉喀卡托火山爆發兩年之後發現,在黑色天空的背景上,有一些纖細的絲狀物發出電弧般的藍光,一般認為是火山的灰燼導致了晚間天空壯麗的晚霞美景。但火山灰燼落定,夜光雲卻依然存在。
最初認為這種現象在高緯度地區才能看到,但近年來夜光雲迅速蔓延至緯度40度左右的地區,不僅越來越多,並且越來越亮。夜光雲迅速擴散的原因至今還不明,一些科學家懷疑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所致。但也有天文觀測者發現它們的出現和太陽活動11年週期有關連。當太陽活動平靜、釋放出較少紫外線時,夜光雲現象就會增加。推測是因為紫外線能夠破壞夜光雲形成所必需的水分,而且紫外線照射會使地球高層大氣溫度過高從而無法形成冰晶體。
北半球天文觀測者最佳觀測時機是今年6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而在南半球,由於雲層少而且薄,將會在半年後迎來觀測好時機。但是也有人懷疑今夏夜光雲是不是會大量出現。因為這種現象似乎在太陽活動達到最低點一年之後才會發生。據信太陽活動上次到達低點是2008年12月。
轉載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,發布於20090608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